机智的画板gk
央视点名上饶,不是因为风景好,也不是因为口号响,而是因为它悄悄成了长三角产业转移最真实的落脚点。2023年,上饶吸进的省外投资里,七成多来自江浙沪皖——这不是偶然,是企业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。
宁德时代、隆基、正泰这些名字,不是来扶贫的,是来建基地、设研发中心的,目标明确:把成本压下去,把效率提上来。
过去人们觉得上饶是“路过站”,现在它成了“换乘站”。
杭温高铁一通,到杭州只要一个半小时,到上海两个多小时,通勤时间比很多城市内部跨区还短。
更关键的是,国家刚刚把上饶正式写进“长三角—长江中游城市群”的交通骨架里,它不再只是江西的东大门,而是连接东部沿海和中部腹地的一枚关键棋子。
最让人意外的是,浙江和江西政府联手搞了个“飞地经济”试点——杭州的科技企业可以在上饶设研发点,享受两地政策;上饶的创业者也能在杭州设窗口、招人才。
这不是“帮扶”,是共建。
没有谁单方面牺牲,而是资源在流动中重新配置。
我见过不少城市喊着“融入长三角”,但真正把高铁、产业、制度三件事拧成一股绳的,上饶是少数。
它没靠补贴堆数据,也没靠拍宣传片博眼球,而是让企业觉得:在这儿,供应链稳、人才招得来、物流跑得快、政策不空转。
央视不是在夸一个城市,是在给全国看一个新范式:区域协同,不是谁拉谁一把,而是大家把地图重新画了一遍。
上饶不是被选中的幸运儿,是最早读懂这场重组的人。
当浙江的工程师在上饶安家,当江西的孩子坐高铁去杭州上学,真正的融合,才刚刚开始。
